寻迹水文明 使水利遗产活起来
发布时间:2023-10-19 11:00:23 所属栏目:动态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 中国传统文化中,水资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其文化内涵对于发展相关的事业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。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,专家学者围绕“寻迹水文明:水利
中国传统文化中,水资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其文化内涵对于发展相关的事业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。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,专家学者围绕“寻迹水文明:水利遗产中的文化智慧”主题,进行了深入探讨。与会嘉宾表示,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其中极具光辉的文化财富。以治水实践为核心,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,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锦秀认为,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,就是一部认识水、治理水、利用水,进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。 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皆孕育于大河流域。几千年来,人类建造了数量众多、类型丰富的水利工程,大量水利遗产内涵丰富、延绵后世、惠泽人民,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、熔铸着人类文化的力量。 “园因水而活,水是公园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。”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书记、园长李晓光介绍,水文化在文明的绵延中贯穿始终,是一个民族智慧与力量的结晶。多年来,颐和园管理处多方致力于水利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,促进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。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保护区昆明湖水质的科学保护和管理,多年来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综合治理工作,积极推进昆明湖生态保护和修复,同时深入挖掘水文化历史和内涵,2021年颐和园昆明湖入选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,为颐和园水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 与会专家认为,水利遗产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治水实践进程中所形成的,具有较高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科技价值、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水利遗存。讲好“水利故事”,传承“水利精神”,坚持创新管理、多方参与、多措并举,深挖水利遗产历史文化底蕴,创新打造“水文化+”,让水利遗产“活”起来、“亮”起来,在新时代治水兴水新画卷中绽放异彩。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精美的石碑,它们记录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,见证着水利人的奉献与坚守。 (编辑: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相关内容
- 千人共享美食 两大基地落户 大埔县第二届美食旅游文化节开锣
- 6大产业带、源头保真,11.11跟着京东珍品拍卖疯狂捡漏拾遗
- 神州优车上半年营收减半,净利润亏损6.52亿元
- 联想推出新款 Tab M10 Plus 安卓平板 10.6 英寸屏
- iQOO Neo3 或将于 4 月 23 日发布,还有“岛上分会
- 联想发布新款 IdeaPad Flex 翻转本 搭承12代酷睿U处理器
- 2399元起!小米平板5 Pro宣称降价 搭载定制MIUI 体验媲美PC
- 苹果获新专利:让苹果汽车的自动驾驶安全成为卖点
- AMD发布锐龙芯片组驱动 优化电源管理 提升性能
- TP-LINK 推出 AX7800 盛世之环 Wi-Fi 6E 路由器
推荐文章
站长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