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发布像菊花一样小程序码,“终于换掉了丑陋的二维码”啦
审美这事,萝卜青菜各有所爱。比如昨天微信发布的小程序码,有人感慨“终于换掉了丑陋的二维码”,有人却说它像“菊花”。 ![]() 微信推出小程序,是因为二维码丑吗?我觉得未必。 先来看看二维码是不是真的丑。这是罗辑思维家的动态二维码,丑吗? ![]() 这是专业设计师做出来的二维码,丑吗? ![]() 【设计师:月儿妆】 在脑洞大开的设计师手里,二维码们并不甘为一个普通的二维码,它们个个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二维码。它可能想变成一个披萨: ![]() 【设计师:dgnotdog】 或者变成一个科幻基地: ![]() 【设计师:邦古拉朵】 那些说二维码丑的,或许只是缺一个开得了脑洞,又懂二维码原理的设计师。 从无码到有码 我们如今常见的二维码,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 QR 码(全称“快速响应矩阵码”),最早是1994年由日本的 DENSO WAVE 公司发明的,虽然他们持有专利,却将标准开放了出来,,任何人不需要申请都可以使用它。这才有了今天“满城尽是二维码”的盛况。 二维码的发明,和二进制紧密相关。二维码中的每一个黑色方块都称为“码元”。它代表着二进制中的 1,没有码元的位置则代表 0,不同的排列方式能够表达二进制中的 1010110 …… 从而存储海量的信息。 据了解,一个QR码,最多可以容纳数字 7089 个,或字母4296个,或中文汉字984个(采用UTF-8编码计算)。算起来,两个二维码就能把本文的所有文字藏起来。 设计师能否随意折腾? 一个完整的二维码通常包括数据、定位等多个不同区域,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。设计师将一个普通的二维码设计得精致美观,得益于QR码的强大容错能力。 (编辑: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